3月7日上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陕西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吸引了国内外60多家媒体百余名记者前来采访。
省长刘国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西安市市长李明远,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延安市市长薛占海,陕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生荣,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纺部车间赵梦桃小组生产组长何菲等8位全国人大代表与中外媒体互动交流,他们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事例和看得见的变化,展示了陕西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为两会注入别具特色的“陕西元素”。
努力让三秦百姓
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
在简要介绍陕西省省情后,《人民日报》记者率先提问:“今年陕西省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9%,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仅为6%,可以看出,陕西GDP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并不同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陕西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减少财政收入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国中回答说,陕西作为西部省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偏低,发展始终是.紧迫的任务,当然,这个发展一定是符合新理念的发展。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7.5%—8%的生产总值增速目标,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有利于推动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是陕西发展的一个突出短板,在安排全年主要指标时,陕西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设定为高于生产总值增速的8%和9%,并将通过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实施农民工就业促进行动、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等一系列举措,确保圆满完成这一任务,努力让三秦百姓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
刘国中继续回答说,今年我省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确定为6%,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速,主要考虑是要严格落实中央要求,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负担,进一步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全省各级政府都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一方面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通过主动挖潜、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落地落实。
勇立高等教育改革前沿
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针对西安交通大学如何围绕“双..”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为陕西及西部地区乃至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王树国回答说,一所大学是不是..大学,关键看它为社会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创造应接不暇,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大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现有的“象牙塔”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学自身要深入变革、创新实践,引领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建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主动站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王树国介绍说,创新港是一个全新的大学形态,把大学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按照社会发展需求重新规划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这里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者及企业组建的研究共同体和联合实验室,是一所开放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加快建设“一个网”“一扇门”“一朵云”
努力打造“服务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经济日报》记者向梁桂提问:去年,陕西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使民营经济的活力显著增强。今年陕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梁桂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省对优化营商环境有着强烈共识和坚定信心,将2018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对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标准,制定《营商环境条例》《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十大行动”;每月召开营商环境推进会,压茬推进重点任务;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定期考核省市县营商环境,层层传导压力。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省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梁桂表示,2019年,我省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巩固“十大行动”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企业关切,加快建设“一个网”“一扇门”“一朵云”,集中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在规范涉企收费、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中介服务、规范招投标、打通政策落实“.后一公里”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助推陕西追赶超越。
期待中欧班列“开枝散叶”
使西安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
对于记者提出的,作为在“一带一路”沿线上运行的货运专列,会给地域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刘生荣说:“近两年,我国在中欧班列的开行势态很好,增长很快,尤其是西安。2018年中欧班列同比增长了73%,其中西安贡献了38.6%。中欧班列的开行,对地域经济的搞活、增强起到促进作用。”
据刘生荣介绍,如今,中欧班列从西安通达的国家多达48个,运送的品种达206种。现在每天从西安.少要开三列以上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由于运行品质好、开行密度大、频率高,货主、企业都愿意到西安来运送货物,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我们期待着中欧班列‘开枝散叶’,再通达到更多的国家,运送更多的货物,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使西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用音乐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让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陕西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什么样的文艺精品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走得更远?赵季平分享了他的经验和思路。从事音乐创作50多年来,赵季平一直在遵循“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是要有丰富而强大的民族音乐的储备,二是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各种音乐技巧。
赵季平说:“文化自信非常重要!中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优秀的音乐瑰宝,要用‘身入、心入、情入’去学习民族音乐,要有丰富而强大的储备,这就要求你深入到生活中去,在实践深处行走。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生吞活剥’,要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再和中国的民族音乐结合起来,用中国的音乐艺术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让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红色大地开展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提供一份成功的“生态样本”
“延安精神在红色大地上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一人接着一人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才有了今天陕北由黄到绿的转变。”在开放日中,当被问及陕北在退耕还林方面有哪些举措时,薛占海表示,延安颁布实施了《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从立法高度保护退耕还林成果,使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野生动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呈现明显恢复趋势。
据介绍,延安将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累计退耕还林107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3%,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1.3%。退耕还林政策让延安市80%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推动农民生活发生变化,推动农民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薛占海说,退耕还林让农民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到现在自觉加入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提供了一份成功的“生态样本”。
文章摘自人民网